對於從小住在新界的我
中上環是個令人很有驚喜的地方,很多小店小食都令人陶醉
除了需要一定體力以外,沒有什麼不好的
那天遊逛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大驚喜: 微熱山丘
這個來自台灣的鳳梨酥品牌店是我到台北的必經之處
在我的心目中,這家的鳳梨酥不排第一也是第二名了:)
他們賣的不是一般的鳳梨酥,而是土鳳梨酥
傳統的鳳梨酥餡其實是沒有太多鳳梨的,主要成份是冬瓜和鳳梨醬
而土鳳梨酥則沒有冬瓜絲,而是加入了真正的鳳梨
口感會比較黏牙,通常會帶一點點酸甜,但非常香濃的味道
早前這家店已經登陸了上海、星加玻等地,終於來香港了呢~~~~(跳舞)
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
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
Beyond Kitchen | 難過了也得吃 - 大閘蟹
已經好一個月沒有出文了,
是懶了?還是近來的新聞讓人太難過了?
我不知道。
我只希望無論結果如何,大家的聲音意見再不一樣,也能和平共處...
可是再難過,也是得吃飯的
不過這一個月我的確少煮了飯
香港作為美食天堂,食肆多,競爭大,所以租金再貴還是很抵食的,嘿!
所以「無飯夫婦」越來越流行~
反正相機先食,我就來分享一些我覺得值得嚐試的食店好了:)
第一篇就來介紹時令好味道 - 大閘蟹!
是懶了?還是近來的新聞讓人太難過了?
我不知道。
我只希望無論結果如何,大家的聲音意見再不一樣,也能和平共處...
可是再難過,也是得吃飯的
不過這一個月我的確少煮了飯
香港作為美食天堂,食肆多,競爭大,所以租金再貴還是很抵食的,嘿!
所以「無飯夫婦」越來越流行~
反正相機先食,我就來分享一些我覺得值得嚐試的食店好了:)
第一篇就來介紹時令好味道 - 大閘蟹!
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
Kitchenlab‧蕃茄豆腐紫菜湯
沒有太多時間又想飲湯的話,這個蕃茄豆腐紫菜湯就最適合了!
雖然這個食譜要滾30分鐘,又要分三次下材料
但假如還是太麻煩的話,將所有材料一次過放進去滾15-20分鐘也是可以的
不過紫菜還是建議滾個5分鐘就好了!

蕃茄豆腐紫菜湯 Tomato Tofu Seaweed Soup (Serve 5)
難度 * 需時 30mins
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
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
Kitchenlab‧節瓜蝦米炒粉絲
又是一個家常到不能再家常的小菜
但要煮得好味道還是要點技巧的
節瓜蝦米炒粉絲 Stir Fry Hair Gourd with Glass Noodle (Serve 5)
難度 *** 需時 35mins
但要煮得好味道還是要點技巧的

節瓜蝦米炒粉絲 Stir Fry Hair Gourd with Glass Noodle (Serve 5)
難度 *** 需時 35mins
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
Kitchenbasics‧節瓜是用刮的...
食材的處理,對下廚老手來說,就像"阿媽係女人"一樣,是常識
但對下廚新手來說,完全是無從入手!
例如...節瓜是用刮的...
節瓜是香港人很常用的食材,炒炆煮蒸滾湯皆可
但我初初學廚時用刨刀刨薯仔一般去節瓜皮,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用刮的
我家雖然有菜刀,但對於要刮的食材,我通常會用小刀
刮節瓜的時候,刀鋒跟節瓜大約是90度,順同一個方向刮就是了
有時看食譜會有"節瓜去皮留青"的描述
其實就是叫你用刮的,只要力度適中,就可以保留節瓜表面綠綠的
餸菜煮好會有點顏色更漂亮:)
Happy Kitchenlab;)
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
Kitchenlab‧煎薯餅
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
Kitchenmart‧游水中蝦
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
Kitchenwiki‧休息的牛扒
上一篇blog討論了配菜,今日就來談談主角: 牛扒。
煎牛扒,易學難精
就'兩面煎煎麻',好像很容易,但真正要煮的時候其實非常講究
其中一個最容易掌握的技巧就是...讓牛扒休息Resting Meat
什麼是休息? 總括來說就是煎好牛扒之後不要立即切開進食,離火放置5-10分鐘再吃
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技巧時也很疑惑,食物不是都要趁熱吃的嗎?
上網找到一篇解釋得很好的文章,我將它簡略譯成中文 (原文) 及加了插圖
牛扒上佈滿肌纖維和水份
當你煮牛扒時,牛扒低部(受熱的位置)肌纖維會受熱收窄,收窄了的肌纖維不夠空間儲存水份,水份就會向上流
由於肌纖維是沒有彈性的,不會因為水份增加而擴張,所以水份就只能被逼到肌纖維的另一端走出來
所以有時候在煎煮過程中會看到牛扒出血水,就是這個原理
那當你將牛扒的兩面都煎過後,肉汁就自然都儲存在牛扒的中心了
如果你選擇在這個時候切開牛扒來,肉汁就會倒水一樣倒出來
像之前所說的,肌纖維是沒有彈性的,所以煮過的牛扒肉汁被鎖進了中心
,就已經積聚了一點壓力,這時候的肌纖維被切開,說肉汁是倒出來一點也不誇張
那要怎麼解決呢?
已知的事實是,肌纖維的闊度會因溫度轉變而改變
雖然收熱收窄過的肌纖維無法回復成原來的闊度
但當溫度下降時,肌纖維會略為放鬆,擴張一點點
就是這個一點點的不同帶來了轉機
原文用了6塊牛扒作比較,由煎好開始,每隔2.5分鐘就切開一塊
研究肉汁流失情況:
如圖所見,煮好立即切開的牛扒肉汁流失非常多!
研究發現,在休息10分鐘後(圖:下層中間碟),牛扒的中心溫度下降至49°C左右
由於溫度下降,牛扒表面的肌纖維會慢慢放鬆和擴張
而在擴張的過程,形成了牛扒中心與表面壓力不平均,
肉汁就由中心被拉到表面,這個時候再切開牛扒就能夠保留肉汁在牛扒入面了!
原文還將每一塊牛扒磅重,看看水份流失情況(與煮之前比較)
可見,休息過的牛扒就能保住那7%的美味肉汁!
那是不是所有牛扒都一樣休息5-10分鐘就好呢?
其實像上面所說的,牛扒的水份流失情況取決於溫度
所以肉類大小、煮食時間以致生熟程度都有可能增加或減少休息時間
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用最科學的方法 - 溫度計
假如你家有溫度計又會用的話,只要肉的中心溫度下降到49°C就可以了!
不過老實說,我也不會lol! 太麻煩了
反正記著1.5吋厚的牛扒,休息時間為10分鐘左右
燒牛排的話,休息時間可長至45分鐘呢!
還有要注意氣溫和休息的地點,例如冬天夏天的休息時間也許就不一樣了!
至於實際煮食過程中,大家姐是如何讓牛扒休息的呢?
我會在煎牛扒前先在旁邊準備好錫紙,煎好就輕輕包著牛扒讓它休息
注意包太緊有機會令牛扒過熟唷
如果大家下次煎牛扒,也讓牛扒休息吧!
Happy Kitchenlab;)
煎牛扒,易學難精
就'兩面煎煎麻',好像很容易,但真正要煮的時候其實非常講究
其中一個最容易掌握的技巧就是...讓牛扒休息Resting Meat
什麼是休息? 總括來說就是煎好牛扒之後不要立即切開進食,離火放置5-10分鐘再吃
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技巧時也很疑惑,食物不是都要趁熱吃的嗎?
上網找到一篇解釋得很好的文章,我將它簡略譯成中文 (原文) 及加了插圖
牛扒上佈滿肌纖維和水份
當你煮牛扒時,牛扒低部(受熱的位置)肌纖維會受熱收窄,收窄了的肌纖維不夠空間儲存水份,水份就會向上流
由於肌纖維是沒有彈性的,不會因為水份增加而擴張,所以水份就只能被逼到肌纖維的另一端走出來
所以有時候在煎煮過程中會看到牛扒出血水,就是這個原理
那當你將牛扒的兩面都煎過後,肉汁就自然都儲存在牛扒的中心了
如果你選擇在這個時候切開牛扒來,肉汁就會倒水一樣倒出來
像之前所說的,肌纖維是沒有彈性的,所以煮過的牛扒肉汁被鎖進了中心
,就已經積聚了一點壓力,這時候的肌纖維被切開,說肉汁是倒出來一點也不誇張
那要怎麼解決呢?
已知的事實是,肌纖維的闊度會因溫度轉變而改變
雖然收熱收窄過的肌纖維無法回復成原來的闊度
但當溫度下降時,肌纖維會略為放鬆,擴張一點點
就是這個一點點的不同帶來了轉機
原文用了6塊牛扒作比較,由煎好開始,每隔2.5分鐘就切開一塊
研究肉汁流失情況:
![]() |
0分鐘 2.5分鐘 5分鐘 7.5分鐘 10分鐘 12.5分鐘 |
如圖所見,煮好立即切開的牛扒肉汁流失非常多!
研究發現,在休息10分鐘後(圖:下層中間碟),牛扒的中心溫度下降至49°C左右
由於溫度下降,牛扒表面的肌纖維會慢慢放鬆和擴張
而在擴張的過程,形成了牛扒中心與表面壓力不平均,
肉汁就由中心被拉到表面,這個時候再切開牛扒就能夠保留肉汁在牛扒入面了!
原文還將每一塊牛扒磅重,看看水份流失情況(與煮之前比較)
可見,休息過的牛扒就能保住那7%的美味肉汁!
那是不是所有牛扒都一樣休息5-10分鐘就好呢?
其實像上面所說的,牛扒的水份流失情況取決於溫度
所以肉類大小、煮食時間以致生熟程度都有可能增加或減少休息時間
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用最科學的方法 - 溫度計
假如你家有溫度計又會用的話,只要肉的中心溫度下降到49°C就可以了!
不過老實說,我也不會lol! 太麻煩了
反正記著1.5吋厚的牛扒,休息時間為10分鐘左右
燒牛排的話,休息時間可長至45分鐘呢!
還有要注意氣溫和休息的地點,例如冬天夏天的休息時間也許就不一樣了!
至於實際煮食過程中,大家姐是如何讓牛扒休息的呢?
我會在煎牛扒前先在旁邊準備好錫紙,煎好就輕輕包著牛扒讓它休息
注意包太緊有機會令牛扒過熟唷
如果大家下次煎牛扒,也讓牛扒休息吧!
Happy Kitchenlab;)
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
Kitchenlab‧黑松露薯蓉
如果要自己一個人晚餐,我通常都會煎牛扒,快靚正!
配牛扒的話,菜呀飯呀各種都可以,
這天就煮了黑松露薯蓉,又是容易又好味道的選擇;)
黑松露薯蓉 Black Truffle Mashed Potato (Serve 1)
難度:* 需時:30mins
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
Kitchenlab‧慢煮三文魚
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
Kitchenshare‧中西合璧
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
Kitchenlab‧魚湯米粉
我家有一個傳統,就是有人生病了就得吃魚湯米粉
不管什麼病,魚湯米粉就‧對‧了!
作為星期六的午餐也是方便又有營養的選擇:)
不管什麼病,魚湯米粉就‧對‧了!
作為星期六的午餐也是方便又有營養的選擇:)
魚湯米粉 Vermicelli with fish soup (Serve 4)
難度:** 需時: 60mins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
Kitchenwiki‧煲湯/滾湯唔夠水? 必須加熱水!
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
Kitchenwiki‧曲奇需要搽蛋白嗎?
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
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
開心share‧新圍裙
有漂亮的廚房,好用的廚具
煮食也有趣點<3
前幾星期放大假去了英國玩,在outlet買了新圍裙
Ireland品牌Ulster Weavers,港幣是$120左右,絕對不平宜呢...
但太喜歡這pattern還有它的用料了!
官網說這叫oil cloth,反正就是防水防油
煮完飯用抹的就可以了;)
煮食也有趣點<3
前幾星期放大假去了英國玩,在outlet買了新圍裙
Ireland品牌Ulster Weavers,港幣是$120左右,絕對不平宜呢...
但太喜歡這pattern還有它的用料了!
官網說這叫oil cloth,反正就是防水防油
煮完飯用抹的就可以了;)
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
Kitchenshare‧嫲嫲駕到
話說...父母在大家姐的生命裡是極重要的存在
煮食DNA也是來自他們吧!
就用"大廚出馬"來分享他們的煮;)
今天嫲嫲來家裡食飯,不可能讓她吃實驗品吧!
所以兩位大廚出馬了:
- 節瓜紅衫魚滾湯
- 牛扒 (?)
- 蒸肉蟹
- 焯蜆
- 陳皮蒸龍躉
六個人吃得超級滿足:)
特別說明的是相片中間的小碟 - 蒜蓉
我們吃大閘蟹不是會沾醋嗎
我家平常食蟹沾的是蒜蓉,作法跟白切雞的薑蔥有點相似
將蒜切蓉,再加入鹽和一點滾油
據說是鄉下的食法,如果喜歡食蒜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
煮食DNA也是來自他們吧!
就用"大廚出馬"來分享他們的煮;)
今天嫲嫲來家裡食飯,不可能讓她吃實驗品吧!
所以兩位大廚出馬了:
- 節瓜紅衫魚滾湯
- 牛扒 (?)
- 蒸肉蟹
- 焯蜆
- 陳皮蒸龍躉
六個人吃得超級滿足:)
特別說明的是相片中間的小碟 - 蒜蓉
我們吃大閘蟹不是會沾醋嗎
我家平常食蟹沾的是蒜蓉,作法跟白切雞的薑蔥有點相似
將蒜切蓉,再加入鹽和一點滾油
據說是鄉下的食法,如果喜歡食蒜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
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
Kitchenlab‧白飯生打蘑菇湯
總括來說,我一家都愛煮愛食。
不過愛煮跟煮得好是兩碼子的事,所以才說是實驗廚房呢。
開blog就是為了跟大家分享成功與失敗;)
第一篇blog本來應該放一些成功的作品吧
結果剛好試煮了這個 有待改善 的作品。
蘑菇營養價值高,熱量低又美味,是我很喜歡的食材
但西式蘑菇湯在煮的過程中用很多牛油
所以今次大家姐的媽就提議嘗試生打
(其實是她買了一部勁勁打汁機,好想用)
不過愛煮跟煮得好是兩碼子的事,所以才說是實驗廚房呢。
開blog就是為了跟大家分享成功與失敗;)
第一篇blog本來應該放一些成功的作品吧
結果剛好試煮了這個 有待改善 的作品。
但西式蘑菇湯在煮的過程中用很多牛油
所以今次大家姐的媽就提議嘗試生打
(其實是她買了一部勁勁打汁機,好想用)
訂閱:
文章 (Atom)